核心技术

 

▂▂▂▂▂

人工育苗与异地规模化栽培技术

▁▁

人工栽培:育苗——移栽——补硒——采收。

富硒栽培指标:壶瓶碎米荠的人工栽培,亩产可达1200公斤。富硒土壤栽培,植株硒含量可达1500 mg/kg;富硒无土栽培,植株硒含量达可2500 mg/kg。

植物硒蛋白提取技术

▁▁

该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授权。

植物硒蛋白提取程序:脱脂——浸泡——水煎——提取过滤——水提醇沉。

提取指标:萃取工艺提纯去除杂质,获得的植物硒蛋白粉硒含量在1000-5000 mg/kg。

硒蛋白食品产品科学配方技术

▁▁

食品性能指标:开发植物硒蛋白片产品,是在植物硒蛋白的基础上,分别辅以米糠提取物、杨梅酒提取物、虾青素等形成综合物,提升性能。

壶瓶碎米荠

        又称富硒野油菜,是一种野生蔬菜,十字花科碎米荠属植物,1983年首次在湖南壶瓶山上发现,因此得名,2008年由白宏锋从分类学方面在美国植物学杂志《Novon》上对外公布,2009年被中国植物志电子版正式收录。单株重达400克,具有超强的硒富集能力,现已人工培育并异地规模化栽培成功。经检测,富硒土壤上种植,叶片硒含量达580mg/Kg;人工补硒栽培,含量达1000mg/Kg,且有机硒99.6%以上;无土栽培,可达2000mg/kg,提取物含硒量更高达4000mg/kg。

壶瓶碎米荠独有高富硒的秘密

        从叶片组织内分离纯化的耐硒菌株CSN-1,通过其生理生化和16S rRNA 基因序列特征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(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)。体外硒代谢研究显示, CSN-1 对硒有吸收和转化能力,可以将亚硒酸盐转化为硒代胱氨酸(SeCys2),在含硒10 mg/L 的高硒培养基中仍能生长。

植物硒蛋白——硒皇冠上的明珠

        硒蛋白(selenoprotein),是一种氨基酸、蛋白质。

        植物在硒的生态链中可以更有效地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。植物硒蛋白是从聚硒植物壶瓶碎米荠中提取。硒元素由根茎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后,充分与植物的蛋白质与活性有机成分结合成为植物有机硒,即植物硒蛋白,硒形态为硒代半胱氨酸与硒代胱氨酸,二者合计超过90%,与其他有机硒硒形态多为硒代蛋氨酸(含硒蛋白)完全不同。再通过高端生物萃取技术,将植物体中富含的植物硒蛋白萃取出,纯度达96%以上,得到安全性最高、最适宜人体吸收利用的硒原料。植物硒蛋白的发明,首次同时解决了硒产品的三大技术难关——低含量、有毒与低吸收率问题,是硒技术发展到第四阶段的标志,被誉为“硒皇冠上的明珠”,为生产“无毒、高吸收与定量”的补硒产品奠定了技术基础。

植物硒蛋白的物理特性

        颜⾊:粗提物淡黄⾊,精提物纯白⾊;全溶于⽔,吸收率⾼(98%)粗提取物有咖啡焦糊气味;高纯度提取物气味不明显;溶于低度乙醇。大部分植物硒蛋白不溶于高度乙醇,30%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,小分子可以溶于52%的乙醇。醇沉后的植物硒蛋白容易燃烧,烧焦羽毛气味不明显。

产品质量控制——植物硒蛋白安全性的多重保证

        1.种植地选择:⽆毒干净。曾在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等地试种,检测重⾦属镉超标,最后选定河南老农业区。

        2.种植过程控制:有机绿⾊。以⾖饼施肥,不用化肥农药。

        3.提取有效成分:壶瓶碎米荠体内的硒存于两部分:细胞包裹、未被包裹。大概各占百分之五十。被细胞包裹部分,人体消化道无消化细胞壁的酶,人体无法吸收。通过萃取技术将未包裹部分提取出来,即植物硒蛋白,人体有效吸收。经国际检测机构检测,农药残留数据与重金属数据远远低于国际安全标准。

硒技术进步的四个阶段

        “人体普遍缺硒”要求人“每日人体应吸收量的硒”,因此百余年来硒产品研发围绕三大技术难题公关:

        1.数量——单位产品的硒含量要达到量级;

        2.吸收——吸收率越高,人体才能真的补足硒;

        3.毒性——毒性越小越好,无毒最高。

        第一阶段  无机硒

        工业无机硒,主要产品:亚硒酸钠(SodiumSelenite)、硒酸钠。代表性产品:亚硒酸钠,源自工业生产金属冶炼的衍生产品,由亚硒酸和氢氧化钠中和成盐制得。硒与硝酸反应生成氧化硒,再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亚硒酸钠,经干燥,研磨得成品。其技术特点是硒含量⾼,可溶于⽔,吸收率不⾼,属中等蓄积毒性物质,食用和中毒剂量比较接近,93年日本、美国等禁止添加入食品

        第二阶段 生物硒

        生物合成或转化有机硒。主要产品:富硒酵母、硒化卡拉胶、富硒食用菌粉、L-硒-甲基硒代半胱氨酸。富硒酵母是将酵母放入亚硒酸钠溶液培养,酵母生长时使硒与酵母体内蛋白质和多糖有机结合转化为生物硒,从而部分消除化学硒的毒性。富硒酵母与富硒食用菌的技术特点是有机硒,吸收率低,硒含量小,不溶于⽔,吸收率为60%左右。甲基硒和硒化卡拉胶是化⼯技术产品技术特点是吸收率低,硒含量小,有较浓的⽓味。

        第三阶段 含硒蛋白(植物有机硒)

        富硒西兰花、⼤米、茶叶、苹果、大蒜、蘑菇……动植物有机物质和天然硒矿物质,经纳米技术或功能菌种发酵而制成有机硒肥,采用叶面喷洒技术或根部缓释技术,经生物转化,形成以硒代蛋氨酸SeMet ) 为主的有机硒,有机硒比可达90%。但硒含量极少,不能满⾜⼈日常补硒的需求,且因喷洒施肥方式导致⽆机硒残留,保留部分毒性。

        第四阶段 硒蛋白

        硒蛋白——一种氨基酸,从高聚硒植物壶瓶碎米荠中提取,根部施肥,植物体内光合作用转化,同时解决了三大技术难题,具有独特的硒含量高、吸收率高、无毒的特点。2009年获得实物,2014年获得发明专利。